> 教育经验 >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中:前室指什么位置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中:前室指什么位置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中:前室指什么位置

消防前室是指设置在高层建筑疏散走道与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间之间的具有防火、防烟、缓解疏散压力和方便实施灭火战斗展开的空间,其与疏散走道和楼梯间之间用乙级防火门分隔,空间面积通常在4.5--10平方米之间,空间内需安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消防前室通常分为三类,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两者的合用前室。

中文名

消防前室

作用

防火、防烟、缓解疏散压力

定义

设于消防电梯出口处,供人员通行、疏散用的小房间

应用

装修、消防

分类

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两者的合用前室

规范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应用环境

 

作用

 

设计要求

相关规定

前室,即设置在人流进入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或者设有自然通风的封闭楼梯间之前的过渡空间。

设于消防电梯出口处,供人员通行、疏散用的小房间或设于防烟楼梯间进口处防止火灾烟气进入防烟楼梯间的小房间。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的防排烟问题以及其面积大小作了严格的规定。

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2.4m;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其使用面积尚应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28条和第6.4.3条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局部修订。[1]

应用环境

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作用

前室的作用:

1.火灾时可将产生的大量烟雾在前室附近排掉,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以保证消防队员顺利扑救火灾和抢救人员。

2.缓冲楼梯间人员拥挤,即能容纳部分疏散人员在前室内作短暂时间的避难;

3.抢救伤员时能放下一副担架;

4.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

设计要求

消防电梯必须设置前室,以利于防烟排烟和消防队员展开工作。前室的防火设计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前室位置

前室的位置宜靠外墙设置,这样可利用外墙上开设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既满足消防需要,又能节约投资。其布置要求总体上与消防电梯的设置位置是一致的,以便于消防人员迅速到达消防电梯入口,投入抢救工作。

2.前室面积

前室的面积应当由建筑物的性质来确定,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合用一个前室时,前室里人员交叉或停留较多,所以面积要增大,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而且前室的短边长度不宜小于2.5米。

3.防烟排烟

前室内应设有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的设施,火灾时可将产生的大量烟雾在前室附近排掉,以保证消防队员顺利扑救火灾和抢救人员。

4.设置室内消火栓

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有消防竖管和消火栓。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进入建筑内起火部位的主要进攻路线,为便于打开通道,发起进攻,前室应设置消火栓。值得注意的是,要在防火门下部设活动小门,以方便供水带穿过防火门,而不致使烟火进入前室内部。

5.前室的门

消防电梯前室与走道的门应至少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采用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以形成一个独立安全的区域,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6.挡水设施

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以阻挡灭火产生的水从此处进入电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