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柱式的特点
三大柱式(这里指的是古希腊)的特点如下:
1、陶立克柱式: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
2、爱奥尼克柱式: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上面的柱头由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3、科林斯柱式: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柱头是忍冬草形象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
古希腊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开始,除了屋架外,都是用石头建造的。神庙是古希腊城市中最重要的大型建筑。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压缩的,而不是拉伸的,因此其结构特点是短跨度密集的柱、柱、前梁和屋檐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寺庙外立面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