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革故鼎新……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之重器。4月30日,郑州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那天,沿黄九省(区)的珍宝将亮相黄河文化节。作为河南博物馆“九大镇馆之宝”之一,杜岭方鼎也将参展。
杜岭方鼎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千克,于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商城遗址,同坑出土了两件形制和纹饰相近的的方鼎,另一件高100厘米,重86.4千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考定,杜岭方鼎铸造年代约是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它体型高大,造型浑厚庄重,鼎口沿外折,两侧沿面上有圆拱形立耳,微微外张,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鼎身有八组饕餮纹和乳钉纹规则地分布在四壁的中上部和四周,装饰错落有致,巧妙地创造出富有变化的庄严感,一派王者风范。在它身上,中国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分铸和拼铸技术结合得尽善尽美。
此外,杜岭方鼎是最早装饰兽面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故宫大门上九纵九横的门钉,就源出于此。作为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杜岭方鼎既是华夏青铜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原文明发源之地的象征。
珍宝档案:
商代
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
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千克
1974年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商城遗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