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标志性建筑
什刹海游船码头
“银锭观山水倒流”是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而“银锭”则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之间的一座单拱白石桥——银锭桥。
柳树掩映下的银锭桥
银锭桥是什刹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为南北走向的单孔微拱石桥。现在的银锭桥为1984、2011年改建而成,桥面和栏板、望柱均采用汉白玉,两侧各有6根望柱,望柱之间嵌以栏板,栏板正中镌刻着单士元先生所题的“银锭桥”三字。桥东南立有杨萱庭手书的“银锭观山”和朱家溍撰文的《银锭观山碑记》碑。
杨萱庭手书的“银锭观山”石碑
银锭桥之所以出名,一是隔水望去,桥身洁白,犹如倒卧的银锭;二则站在桥上可以望见西山。有资料说此桥先为木桥,是前海和后海的分界线。而在元朝时,从银锭桥到地安门前一带是大都城最繁华的地区。因元代的大水利家郭守敬疏通了大运河和通惠河,使什刹海的后海成为我国大运河的最终码头。南方的大批货物要通过大运河和通惠河运到什刹海的前海北岸(今银锭桥以东的烟袋斜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