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的形近字
荥
汉语汉字
“荥”,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xíng、yíng,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荥”的基本含义为荥经(地名),在中国四川省;引申含义为荥瀯,波浪回旋涌起的样子。
组词
荥水荥播
繁体
滎
字源演变
“荥”,最初见于说文时代,后逐渐见于说文,最后演化为楷书简化版的“荥”。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戸扃切,音荧。【说文】绝小水也。
又水名。【书·禹贡】荥波旣猪。【周礼·夏官·职方氏】豫州,其川荥洛。
又荥阳,郡名。【地理通释】荥阳,汉属河南,今郑州荥阳荥泽二县。
又山名。【山海经】南海之外有荥山,荥水所出。
又【集韵】娟营切,音萦。荥瀯,波浪涌起貌。【郭璞·江赋】漩澴荥瀯。
又【玉篇】【集韵】乌迥切,音莹。与濙同。汫濙,小水貌。
又【集韵】萦定切,音蓥。义同。亦作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荥”字头,请参考“滎”字:)
绝小水也。从水,荧省声。户扃切。
说文解字注
荥泞、逗。絶小水也。荥篆本在泞篆下。今移正。荥泞二字各本无。今依全书通例补。李善注七命引说文泞、絶小水也。奴泠切。可以证今本之误。但尚夺荥字耳。甘泉赋。梁弱水之濎濙。服䖍曰。崑崙之东有弱水。
渡之若濎濙耳。善曰。汀濙、小水也。引字林濙、絶小水也。按甘泉赋之濎濙、七命之汀泞皆谓小水也。濙泞义同。濙卽许之荥字。一爲荧省。一不省也。若荧泽、荧阳古皆作荧。不作荥。唐碑、宋椠尚多不误。近今乃皆作荥。潜丘箚记乃云。
说文絶小水之絶、爲尔雅正絶流曰乱之絶。与禹贡?入河泆荥相发明。其荒谬有如此者。中断曰絶。絶者、竆也。引伸爲极至之用。絶小水者、极小水也。此六书不可以本义灭其引伸之义者也。许书陉者、山絶坎也。
此中絶之絶。絶小水非其伦也。然则荧泽字从火之义若何。曰?之显伏不测。如火之荧荧不定也。从水。荧省声。户扃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