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堰中用以蓄泄渠水的闸门。 唐 李白 《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海水落斗门,潮平见沙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白渠 灌 涇阳 、 高陵 、 櫟阳 及 耀州 云阳 、 三原 、 富平 ,凡六县。斗门百七十餘所。”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第五问》:“或置沿海堽身,堽置斗门,使渠河之通海者,不湮於潮泥;堤塘之捍患者,不至於摧坏。”《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 古索河 等暴涨,即以 魏楼 、 滎泽 、 孔固 三斗门泄之。”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