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周公劝谏成王内容

周公劝谏成王内容

周公劝谏成王内容

周人原来的首都在镐京,对于灭商之后的局势而言,镐京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不利于周人控制新取得的东方广袤的土地,周人亟需在东方建立一座新的都城。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了一尊青铜器,名为何尊,何尊的铭文记载,周武王在灭商之后曾经郑重祭祀上苍,昭告天下,“余其宅兹中国”。意思是说,周武王打算要到中国去定居了。他所说的中国指的就是洛阳地区。不过,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不久就去世了,迁居洛阳重任就落到了摄政的周公身上。

据说周公曾经派人到天下各地去测量日影,最后周公认为洛阳地区是天下之中。于是,周公就在洛水之阳兴建了一座新的都城,成周洛邑。到了周公摄政的第五年,成周洛邑终于建成了。周公首先派另外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召公去洛邑进行了一番视察,之后周公亲自来到洛邑。周公对洛邑周围的山川形势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考察,并向成王进行了汇报。成王在听取了周公的汇报之后,非常激动。成王在迁都之前,虔诚地恳请周公能给予自己以进一步的教导。他们的对话被史官们完整地记录下来,这就是《尚书》之中的《洛诰》。

周公充满期待地说道:“尊敬的天子啊,您要充满热情地到洛邑去开创一番伟业!您虽然年轻,但是一定要牢记先王所赋予您的重任。今后我还会尽量来辅佐您,而您也要尽快地成长起来,要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周公接着说道:“我会教给您如何善待百姓,您一定要能继承这些善政,并且能够不断地推广它。我会教导您如何监督百官,只有如此才能把善政落到实处。善待百姓,国力就会强盛,远方的人们自然就会归附于您。您一定要发奋啊!”

听了周公这番话之后,成王感激地说道:“您能如此教导我这样的年轻人,使我继承先王的伟业,使得四方百姓安居乐业,在洛邑举行如此盛大的祭祀,这都是您伟大的功德所致。”周公则表示,辅佐成王一定不遗余力。

成王来到洛邑,举行了盛大的告成仪式。之后,成王就把天下以陕为界,陕以西由召公来负责管理,而陕以东则是放心地交给了周公。而成王自己则表示还要继续学习,为将来的亲政做好准备。

在仪式举行之后,成王又回到了镐京。周公在洛邑,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当时周人的胜利果实,扭转了摄政初年的危机局面,而且周公还在摄政的第六年里完成了制礼作乐。周公的制礼作乐,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伟大历史意义。周公的制礼作乐开启了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渊源。周公所制定的许多礼仪,在很大程度上也被今天的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周公在教导成王的过程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以德治国、以民为本,成为后世政治思想的主流。周公更是确立了中国文化现实主义的发展方向,把中国人从鬼神那里解放了出来。正因为周公的这一伟大贡献,后世周公被尊为元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经高度评价周公的制礼作乐,他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在周公摄政的第七年,成王已经成年,经过了过年的学习和历练,成王已经具备了亲政的能力。周公决定把治理天下的重任交给成王。

归政之后的周公,并没有离开成王到自己鲁国的封地,而是一直在尽力地辅佐成王,还在为周王室的振兴呕心沥血。周公归政三年后,到丰地休养,不久周公就得了重病。周公在弥留之际,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成王。周公表示,将来自己身故之后,一定要把自己葬在成周洛邑,死后还要陪伴在成王的左右。周公去世之后,成王说道:“周公把自己当成是我的臣子,我却不敢把周公当臣子来看待。”成王还是把周公葬到了西周先王的墓地里去。而且为了表彰周公的伟大功绩,成王允许作为周公封地的鲁国拥有祭天的权力。而祭天,是天子才能拥有的特权。

周公虽然去世了,周公所开创的基业并没有衰落。在周公的悉心教导下,成王成为了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开启了号称“成康之治”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