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王刘谌绝命诗
刘谌(chén)(?—263年),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的军队攻取绵竹关,其父刘禅决定在魏军攻来前投降,刘谌劝阻无效之后,自杀于昭烈庙。
当魏国邓艾军兵临城下,他听说父亲要投降时,愤怒的说:“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自然会有亡国之灾,但此时更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做努力的时候。这样死了以后也有脸去见先帝。”
但刘禅不听劝阻,坚决要投降。大臣中有一个叫谯周的,向后主提出了投降的主意。这时群臣也在讨论,突然,北地王刘谌跳了出来,对着那谯周骂,说:你怎么胆子那么小,怎么可以这样随便讨论大事,怎么可以让我们大王去投降。说到这样,刘禅就说停,表示不听他的意见,还认为刘谌只是一时冲动。而刘谌立刻反驳说:我的爷爷刘备如果还在的话,这小小的大臣说这话算什么,现在导致人心动乱。再说,现实根本不是这样,我们在兵马还有几万的,外面还有大将带兵,只要消息及时传到,他肯定会来救我们的,到时候,我们来一个里面接外面应,双重攻击,那怎么会赢不了。怎么可以听这个胆小的人的话,难道真要那这天下拱手送给别人。说到这,刘禅更生气,直接把刘谌赶了走。
刘谌看劝说无望,回到家以后,表示出脸上非常地生气。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后人有诗赞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