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君子持身以正的出处

君子持身以正的出处

君子持身以正的出处

出自孔子的《子路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遵从.”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诠释一: 《易经》中认为: 乾为马,坤为牛. 用马来象征天. 故,天行健,就不难理解,骏马以形容自强不息;坤为牛,以牛来诠释人之品德. 有些古句是不需要详细解释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如吕尚遇周文王,就是如此.这话也提醒我们,在默默无闻的时候,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到机会来时,就要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其实这句话就是说以己为标准 以人为镜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君子凭借自己的正直从而知道别人的不正直,因为别人的不正直而知道自己之所以不正的原因.

《论语》荀子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