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麋鹿的意思
典源出处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刘安“坐东宫,召伍被与谋,曰:‘将军上。’被怅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 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
释义用法 伍子胥曾劝谏吴王,吴王听信谗言,反将伍子胥赐死。子胥临死时悲愤地说,吴必为越所灭,宫殿会成为废墟。汉时淮南王刘安欲图谋反,伍被劝谏,举子胥谏吴王事,告诫他不要落得国破身亡,宫台荒芜的同样后果。后用此典表现慨叹故宫丘墟,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
用典形式
【游鹿】 宋·孙鼎:“啼猿声堕楚江碧,游鹿梦迷吴苑深。”
【吴台草】 唐·骆宾王:“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
【聚麋鹿】 唐·刘长卿:“望平原兮寄远目,叹姑苏兮聚麋鹿。”
【麋鹿游】 宋·苏轼:“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猿鹤怨。”
【台荒麋迹】 唐·杜牧:“宫烬花声少,台荒麋迹多。”
【苏台鹿走】 清·王士禛:“太湖鱼炙事亦逆,苏台鹿走今谁怜。”
【吴台游鹿】 元·张翥:“馆娃 归,吴台游鹿; 铜仙去,汉苑飞萤。”
【吴宫麋鹿】 清·钱谦益:“君不见延津龙去有余悲,还忆吴宫麋鹿时。”
【姑苏蔓草】 唐·李白:“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