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第三段讲解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
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
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3、词类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发上指(向上)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C 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F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