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赣州称为什么
东晋时期(317年-420年)的赣州,被称为南康郡。后在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正月,又改名为赣州。虔州叫了564年,赣州叫了867年。
拓展资料:
赣州城,古时称虔州城、虎头城、章贡,俗称宋城、浮州,即今天的河套老城区。
东晋永和五年(349),南康太守高珪(有的史书称高琰)始建赣州城,“置郡城于章、贡二水间”。据《赣州府图经志·城池》记载:“赣州城的旧城基在今秋华坊,坊有古城巷。”古城巷位于今天的卫府东,巷南与木匠街(今南京路)、五路口、生佛坛前相接。虔城是江西省赣州的别名,赣州城始建于秦汉时期,南北朝曾称南康郡,南宋之前叫虔州,泉州之前叫虎城,但是因为嫌这个虎字带凶,便换了一个更文气的“虔”字,虔州的历史从隋代开皇九年,一直到南宋宋高宗时期,也就是绍兴23年,这中间大概有500到600年的历史,虔州到后面改成赣州以后,这个名字到现在继续沿用,就是说人们把它当成赣州的别名,很习惯的把赣州叫做虔州、虔城。
赣州在叫赣州之前有过许多称呼,比如庐陵郡,南康郡,甚至传说中的浮州,沿用时间长的就是南康郡和虔州,然后最后就是赣州.一直沿用至今.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正月,在秘书省校书郎董德元的建议下,经中书省等大臣议定,决定放弃虎字头,大凶不利,取城池两侧的章贡合流之义,取名赣州。虔州叫了564年,赣州叫了8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