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此头须向国门悬典故

此头须向国门悬典故

此头须向国门悬典故

陈毅元帅所作《梅岭三章》中的一句。

原文: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而“头悬国门”这一典故出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

忠臣伍子胥在吴王阖闾死后帮助下一任君主夫差登基,打败越国。面对越王勾践,他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的报复。在他看来,他向王劝诫的话语及原因不太好听,但也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但是夫差听信诽谤,于是他送给伍子胥一把剑自杀。临终时,伍子胥对周围的人说:“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意思就是我的脑袋悬在吴东门上,看侵略者进入并摧毁吴国。\"

工艺美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