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寒食帖上乾隆盖了几个章

寒食帖上乾隆盖了几个章

寒食帖上乾隆盖了几个章

六个。

元朝的鲜于枢给天下的行书作品排名,王羲之的《兰亭序》排第一,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排第二,接下来,就是苏轼的这卷《寒食帖》;

明代的董其昌声称,自己见过30多件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是其中当之无愧写得最好的。

如果对这些书法家和书论都不熟悉,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方法可以证明《寒食帖》的优秀:乾隆皇帝在《寒食帖》之前题了“雪堂余韵”四个大字,把自己的题跋裱在了苏轼作品和黄庭坚题跋之间,并在上面盖了很多章……

乾隆皇帝御题“雪堂余韵”及收藏印

《寒食帖》乾隆皇帝题跋

然而,细看《寒食帖》就会发现,单从内容上来讲,苏轼写的不过是吐槽自己人生际遇的两首诗

第一首诗

第一首诗说的是: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我来到黄州以后,已经过了三次寒食节了。每年我都惋惜春天的离去,但春天它也留不住啊。今年春天更糟心,春雨跟秋雨似的下个不停,海棠花都被打落了掉在泥里狼藉一片。这与少年卧病在床,起来之后发现自己头发全白了,又有什么差别呢?

第二首诗

第二首诗,流露的心境更加沉重,差点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了: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