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赋代表作品
楚赋,读音是chǔ fù,汉语词语,指屈原﹑宋玉等所写的辞赋。
出处:
南朝 宋 鲍照《芙蓉赋》:“感衣裳於 楚 赋,咏忧思於 陈 诗。”
钱振伦 注:“《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 怀 襄 不道,其恶存乎 楚 赋。”
宋苏轼《巫山》诗:“ 楚 赋亦虚传,神仙安有是?”
屈原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中的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宋玉,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辞赋作家,楚国士大夫。曾事楚顷襄王。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