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正月十四亮灯祭祖的由来

正月十四亮灯祭祖的由来

正月十四亮灯祭祖的由来

由来如下: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祭祖的重要性仅次于祭天。《史记.礼书》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祭祀这个社会习俗,不光对现代的少年儿童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对社会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亮灯祭祖也是源于祭天地、祭佛祖之后,传承孝道的一种祭祀方式之一,而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重大节庆和家族祭祀活动中具体的祭祀形式。

虽然用当代文明很难阐释送灯祭祖这种民俗,但它至少蕴含这样两种情愫:

一是我们民族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美德。现今的一切,都来源于前辈打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我们欢度佳节的过程中,也给先辈送去慰藉和祝福。二是我们民族光宗耀祖的观念使然。千百年小农经济的桎梏,把人们圈定在狭小的空间,使人们都拼着命混出个样来。而真正混出样后,总要用说得过去的形式昭告乡邻,而通过送灯来昭告,既表现了饮水思源的美德,又不露山水地彰显了混出的样来。

正月十五上坟送灯的传统习俗流传已久。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 孩子们打着舅舅送的灯笼走街串巷,嬉戏玩耍,好不热闹。大人们要把家中所有的灯打开。还要在前后院的鸡窝、猪牛羊圈和粮仓旁点上蜡烛。预示着家中人畜兴旺,粮棉丰收,财源广进,日子红红火火。关键是要给祖坟送灯。因为腊月三十当天,家人都会去自家祖坟焚烧纸钱,恭请逝去的亲人回家过年。正月十五送灯就是年已过完,再送逝去的亲人回到y间。然后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农民该春耕了,工人该安心上班了,学生也要上学了。这是体现在世亲人的一份孝心,一份思念,一份功德。让祖先感受到亲人的问候和温暖。祖先也会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的子孙兴旺发达,事业有成。

正月十五这一天,出嫁的姑娘是不能在娘家过夜的,据说这样不吉利,会让娘家人丁不旺,诸事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