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绝大部分士大夫都有宏伟的政治抱负,他们主张“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因而在野时常“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定于其始矣”;未受重用时,常自负“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三年有成”他们以治平天下,流芳千古为人生目标,视“没世而名不称焉”为奇耻大辱。
与此同时,士大夫往往又宣称“穷则独善其身”,他们“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无求于人”“以诗书自娱”,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抱负常常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胸怀天下的士大夫在时机不利时,常常隐居不出;人仕之后,一旦遇到仕途风波,也常常辞官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