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在《悲歌》序中说,诗乃“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
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 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
他曾模仿《诗经》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并效法《诗经》“小序”,取诗中首句一二字为题,标明主题。
如“囝,哀闽也”,“采蜡,怨奢也”,开白居易《新乐府》“首句标其目”的先例。
他的乐府诗不避俚俗,不乏尖刻,直接反映现实。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以《囝》最著名。
唐代闽中官吏常取幼童作阉奴,诗中揭发闽吏这一残害人民的罪行,写得极其沉痛。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