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今知命的意思和典故
韦编三绝成语解释 1
【汉字书写】:韦编三绝
【汉语注音】: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絶。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
【韦编三绝的意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然后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废寝忘食地学习。
【韦编三绝的近义词】:三绝韦编、悬梁刺股、穿壁引光、囊萤照读、引锥刺股、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的反义词】:一暴十寒、偶一为之;
【韦编三绝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是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就离他而去,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整理古书,并编写了很多著作。晚年的孔子仍然是勤学研究手不释卷。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道:“孔子在晚年的.时侯开始研究《周易》,他为了把《周易》读懂,如饥似渴地反复学习,他读完第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读完第二遍掌握了它的要点,读完第三遍便有了深刻的理解。”古代时人们用牛皮绳把竹简串在一起,孔子在翻看《周易》的时侯因为次数太多,结果把牛皮绳磨断了好多次,后来人们就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概括孔子这种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