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规的甲骨文

规的甲骨文

规的甲骨文

没有甲骨文。

字源演变

“规”,初见于金文时代,合乎法度,表示成年男子的见识有规度,后来又在秦朝小篆中发现,“规”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

详细释义

拼音

guī

名词

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compasses;divider

规绳、规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法度、准则

law;rule

规绳、规简

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难蜀父老》

模范;典范,风仪

model

规仿

素德清规足传于汗简矣。——《晋传书王承传论》

成例;标准;法则

established practice; setrules

规节、规礼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韩非子·饰邪》

文体名

name of a style

五规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规”字头,请参考“規”字。)

【唐韵】居追切【集韵】【韵会】均窥切【正韵】居爲切,音。【说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

【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前汉·律历志】衡运生规,规圜生矩。【庄子·马蹄篇】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时则训】规者所以圜万物也。

又以法正人曰规。【书·征】官师相规。【传】规,正也。【诗·衞风·淇奥序】武公能听其规谏。【疏】正圜以规使依度,犹正君以礼使人德,故谓之规谏。

又规,求计也。【左传·昭二十六年】规求无度。

又规避违法,以方爲圜也。【正字通】引唐书:规影徭赋。

又谋度也。【礼·儒行】其规爲有如此者。【疏】但自规度所爲之事而行。【战国策】齐无天下之规。【注】规犹谋也,谓无谋齐者。后汉书凡谋皆作规。

又画也。【周语】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

又日月圆曰规。【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馀淸,远峰影半规。【注】日落峰外,隐其半也。【韩愈·翫月诗】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文苑英华·海日初出赋】赫赫光满,规规质圆。

又规田。【礼·王制·百亩之分疏】偃猪之地,九夫爲规,四规而当一井。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规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

又鱼名。【沉括·补笔谈】浙东人呼河豚爲规鱼。

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

又鸟名。【埤雅】杜鹃,一名子规。或作鳺巂。

又规矩,兽名。详矩字注。

又姓。明规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

又【韵会小补】惠圭切,音携。车轮一周爲一规。通作巂。【礼·曲礼】立视五巂。【注】巂,犹规也。谓轮转之度。【音释】巂,本又作规。

又【集韵】规恚切,去声。规规,惊视自失貌。【庄子·秋水篇】规规然自失也。

又【集韵】呼役切,音狊。本作瞁。惊视貌。

又【音学五书】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术训】若(缺一欲字)规之,乃是离之。【扬子·法言】问萧何、曹参,曰:萧也规,曹也随。 

【说文】从夫从见。【字统】丈夫识用必合规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详,考䂓与矩从矢也。当作䂓。古文作槼。

又【字彙补】䂓音吸。字辨训惊视,与规不同。【字彙总略】以规字音吸,䂓字爲规矩之规,非是。录备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规”字头,请参考“規”字)

有法度也。从夫从见。居随切。

说文解字注

规巨、有灋度也。各本无规巨二字。今补于此、说规矩二字之义。故工部巨下但云规巨也。此许全书之通例也。囟部?下曰。??、人?也。故肉部?下曰。??也。正同此。

圜出于方。方出于矩。古规矩二字不分用。犹威仪二字不分用也。凡规巨、威仪有分用者皆互文见意。非圜不必矩、方不必规也。灋者、㓝也。度者、灋制也。

规矩者、有灋度之谓也。萑部曰。规蒦、商也。一曰蒦、度也。凡有所图度匡正皆曰规。左传。规求无度。陶渊明文。欣然规往。左传曰。大夫规诲。诗序曰。

沔水、规宣王也。从夫见。会意。丈夫所见也。公父文伯之母曰。女智莫如妇。男知莫如夫。字统曰。丈夫识用。必合规矩。故规从夫。居随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