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什么叫价值取向

什么叫价值取向

什么叫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和处理社会关系时所持有的主观意识形态,对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决策和行为有着一定的指引作用。价值取向的形成随着人的认知水平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

人的价值取向取决于人的文化价值观。在历史的进程中,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价值观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优秀文化能丰富和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人不断了解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盛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其自然发展自我和强调与他人合作的关系。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盛行,在这种工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强调自然的主宰地位,强调行为和个人主义。

人的价值取向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工作、家庭、朋友、师生、同学乃至其它社会组织等都会影响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取向是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学习和经历的产物,因此会有十分不同的价值取向。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价值取向也有着区别。在幼儿时期,小朋友的价值取向都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必须符合自己的愿望,不然就大哭大闹。而到了小学,有了一定的规矩意识和集体观念,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有所削弱。到了高中,逐渐具有了社会意识,渐渐明白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要和社会价值取向一致,不再一味的考虑个人好恶。到了大学阶段,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渐趋成熟,价值观也渐渐具备了社会性、科学性、可行性的考验。

总的来说,人的价值观定位过程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定位的起点,具体目标不同,实践结果的层次、程度、境界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