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大道致远是什么思想

大道致远是什么思想

大道致远是什么思想

大道”是中国文化始祖和历代大师们对社会、人生与精神世界诸领域之真谛的探索和追求,是指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或最高准则,也是指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的探索。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见孔子《礼记•礼运》);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无所不在,它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有如,“道者万物之奥(大道是万物的妙之所在)”( 见老子《道德经》)。另外,“大道”还有常理、正理等意思。如“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汉书•董仲舒传》等)。再有,道还可以延伸出治学之道、求学之道、成才之道等与大学教师和学生相关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之蕴含。“致远”一词,最早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文章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砥砺意志、志存高远的意思。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另外,“致远”也富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如清末的北洋水师中最大的一艘铁甲舰旗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显示了乘风破浪、奔向远方、势不可挡的意志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