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户多少人
古代一户以青壮年男人登记的,一般家庭3代,一个爸爸,5到10个孩子,其中一般登记2到3个男子(可以少缴纳人头税),还有孙子有个2、3个,但是长子以外都要另立门户,所以一般家庭大概有4到10人左右;平均6人。
普遍是按照每户五口计算的,但实际上不同时期的差别实在是太大。《孟子》说当时一般是五口之家。《汉书·地理志》每户口数约是4.67人。误差是有的,分时代,像隋朝“大索貌阅”后人口误差就小很多了。
北宋治平三年,户一千四百一十八万一千四百八十六,而人口却是二千五十万六千九百八十(源自《宋史》), 也就是说每户人口还不到两人。 这确实显得很奇怪。应该是统计了男丁。而不包括老弱妇孺,辽国平均一户是9.5个人。而同一时期不同的地区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