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开头的诗词
1、天涯望不尽,日暮愁独去。——出自唐·刘长卿《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
2、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出自唐·储光羲《登戏马台作》
3、为君唱作西河调,日暮偏伤去住人。——出自唐·封彦卿《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4、茫茫烟水上,日暮阴云飞。——出自唐·张翚《绝句》
5、片云无思极,日暮却空回。——出自宋·陈与义《茅屋》
6、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出自唐·储光羲《吃茗粥作》
7、同心绾结不知处,日暮野塘空水声。——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四十九》
8、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出自唐·李元操《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9、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出自唐·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
1、0、心期只是行春去,日暮还应待鹤归。——出自唐·贯休《陪冯使君游六首·钓罾潭》
1、1、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出自唐·刘长卿《送薛承矩秩满北游》
1、2、天晴红帜当山满,日暮清笳入塞长。——出自唐·杨巨源《赠张将军》
1、3、手关一室翠微里,日暮白云栖半间。——出自唐·陆龟蒙《山中僧》
1、4、春光若海渺无边,日暮归来泛玉船。——出自宋·白玉蟾《春词七首》
1、5、不知红药阑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钿。——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
1、6、楚郊千树秋声急,日暮纷纷惹客衣。——出自唐·吴融《叶落》
1、7、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古城草。——出自唐·顾况《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1、8、清晨骑牛唱歌出,日暮骑牛唱歌还。——出自元·王冕《饭牛图》
1、9、天寒菽粟犹栖亩,日暮牛羊自入城。——出自宋·苏轼《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
2、0、不令伤弓鸟,日暮飞向越。——出自唐·曹邺《下第寄知己》
2、1、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出自魏晋·王粲《七哀诗》
2、2、野闲犬时吠,日暮牛自归。——出自唐·万楚《题江潮庄壁》
2、3、芦花飞处秋风起,日暮不堪闻雁声。——出自唐·易思《山中送弟方质》
2、4、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出自宋·陈与义《寒食日游百花亭》
2、5、况复重城内,日暮独裴回。——出自唐·杨师道《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
2、6、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出自唐·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2、7、铅华新旧共冥寞,日暮愁鸱飞野田。——出自唐·权德舆《宫人斜绝句》
2、8、茫茫汉江上,日暮复何之。——出自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2、9、莲塘在何许,日暮西山雨。——出自唐·韦庄《杂体联锦》
30、不如饮酒高阳池,日暮归时倒接离。——出自南北朝·庾信《杨柳歌》
31、青山薄薄漏春风,日暮鸣鞭柳影中。——出自唐·周繇《公子行》
32、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出自唐·岑参《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33、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出自唐·韩愈《岐山下二首》
34、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出自唐·王维《齐州送祖三》
35、无因展交道,日暮倍心伤。——出自唐·许浑《过鲍溶宅有感》
36、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出自唐·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37、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出自唐·高适《渔父歌》
38、秋千未拆已寥寞,日暮东风吹彩旗。——出自南宋·陆游《晚春园中作》
39、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出自唐·沈亚之《梦别秦穆公》
40、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出自唐·王昌龄《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41、画船南北水遥通,日暮幅巾篁竹中。——出自北宋·王安石《江宁府园示元度》
42、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出自唐·权德舆《盘豆驿》
43、东风吹不断,日暮胭脂薄。——出自宋·陈与义《海棠》
44、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出自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45、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出自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46、今辰见君意,日暮何萧条。——出自唐·黄滔《寄友人》
47、亦复跻荒戍,日暮野踟蹰。——出自宋·陈与义《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
48、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出自唐·王翰《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49、南山荒霭合,日暮乱归鸦。——出自元·王冕《九日有怀》
50、我病鲜欢花更甚,日暮凄凉泣残雨。——出自南宋·陆游《携瘿尊醉梅花下》
51、此时独立无所见,日暮寒风吹客衣。——出自唐·薛奇童《云中行》
52、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出自唐·刘长卿《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53、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出自北宋·黄庭坚《登南禅寺怀裴仲谋》
54、四盼浩无主,日暮烟霞斑。——出自北宋·王安石《答曾子固南丰道中所寄》
55、解襟凭小阁,日暮归云多。——出自宋·陈与义《小阁晚望》
56、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出自唐·刘昚虚《寻东溪还湖中作》
57、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禊舟。——出自北宋·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五——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
58、弹射莫及弋不得,日暮虞人空叹息。——出自唐·李绅《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