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都是汉人吗
清朝是一个由关外满族人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初年,清军在进入山海关后,考虑到自身八旗兵兵力不足和中国地域的广大的缘故,扶植了汉人为统帅的三藩军队,作为攻击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的先锋,即“以汉制汉”。
三藩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孝、尚之信袭爵)、福建“靖南王”耿仲明(后其子耿继茂、孙耿精忠袭爵),这三个人都是汉人。三藩虽然在清朝统治初期为爱新觉罗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康熙皇帝即位后,三藩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已经势成割据,几乎是尾大不掉,严重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后被康熙出手彻底铲除,从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
除了赫赫有名的三个藩王之外,还有另外三个汉姓王爷,分别为定南王孔有德、义王孙可望,忠勇王黄芳度。
孔有德,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吴桥兵变,不久投降后金。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顺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李定国打败,被困桂林,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相传其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
孙可望,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很受张献忠器重,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 孙可望为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学士三十人,并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孙可望降清,出卖西南军情虚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清廷封他为义王(后其子孙征淇、孙征淳袭爵)。
黄芳度,其父黄梧初为郑成功总兵,守海澄,顺治十三年降清,而黄芳度在其父死后袭海澄公,战死于漳州,赠郡王,谥忠勇。
清朝初年大概封了13个侯爵,分别是延恩侯朱之琏、同安侯郑芝龙、靖海侯施琅、续顺侯沈志祥、建义侯林兴珠、顺义侯田雄、顺勤侯马得功、靖逆侯张勇、懋烈侯李国翰、慕义侯谭洪、恭顺侯吴惟华、昭勇侯杨遇春、果勇侯杨芳。这些人多为降清的前明大将,是清朝朝廷为了巩固统治所为,其中固有果勇侯杨芳等一干悍将,但也不乏一些名不副实之辈,如昭勇侯杨遇春告老还乡后,皇帝御赐题诗扇子一柄,但是扇面没有一个字,杨遇春恐惧万分,竟被活活吓死。
清末,朝廷所封的汉人侯爵主要有如毅勇侯曾国籓、肃毅侯李鸿章、恪靖侯左宗棠,此三人鼎鼎大名、无需多言。除此三人之外,还有一等侯袁世凯,于宣统三年被封侯,此人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成为民国首任大总统,后称帝八十余日,在国人的谩骂声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