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夷狄蛮貊什么意思

夷狄蛮貊什么意思

夷狄蛮貊什么意思

这两个词语泛指古代少数民族。

1、夷狄:

读音:yí dí

释义:指少数民族地区。古称东方部族为夷 ,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视为夷狄。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2、蛮貊:

读音:mán mò

释义: 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

扩展资料:

近义词:蛮夷

读音:mán yí

释义:泛指华夏民族以外、九州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出处:战国刘向等人《战国策·燕策》:“北蛮夷之鄙人。”意思是,北方边远地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