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巢西隔九重门有何内涵意蕴
李商隐《赠刘司户蕡》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末二句:“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李、刘二人的此时相逢,正是“同在异乡为异客”,故友的意外重逢,也许会带来暂时的欢愉,但想到昔日的遭遇、眼下的悲哀、未来的忧虑,以及短暂相见之后的长期分别,亦不禁泣下沾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欢复泣” 所表现出的复杂感情,含蕴十分深厚,其中包含着个人的种种失意,但主要还是为国家的命运而悲泣。所以末句进一步点明:“凤巢西隔九重门。”凤巢,象征帝王身边的贤臣。然而奸佞当道,君门九重,大批匡时济世之才被放逐荒远,他们虽有竭忠尽智之心,但却无能为力。正如刘蕡所谓:“有犯颜敢谏之心,无位而不得达。”(《新唐书·刘蕡传》)李商隐所谓:“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把个人的不幸命运归结为朝政的昏暗,正与首联的“重碇危樯日色昏”遥相呼应。这就在殷忧之中表现了极度的愤懑之情,也使全诗气魄更加雄浑、境界更为开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歌从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江景写起,以空间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当时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政治风云图;而后又以今昔之间的反复对比,即以时间的视角着重表现李、刘二人昔日的不幸与对未来的担忧;最后又拉回到空间的视角,把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与对朝政昏暗的忧虑心情作了进一步的展示。诗歌纵横捭阖,跌宕跳跃,的确表现出了感慨苍凉的雄浑韵调和高昂挺拔的沉郁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