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哪里
意思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出自《弟子规·入则孝》,为儒家经典《弟子规》中的选段。意思是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前期山西新绛秀才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改名为《弟子规》。
注释:
(1)伤:创伤,受伤。
(2)贻:招致。
(3)忧:忧愁,忧虑。
(4)德:道德,品行。
(5)伤:损失,损害。
(6)羞:耻辱。
扩展资料
子女是父母血脉的传承,没病没灾,健健康康地活着,也是一种孝道!
先秦孔子及其弟子《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一个人的身体中的每一部分,头发也好,皮肤也好,都承传于父母。不敢有一点点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先秦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孟伯武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孟伯武问孝道是什么。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担心儿女生病。”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曾子闻之仲尼:“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
意思是曾子曾听老师孔子说过:“父母完好无损地生下了孩子,孩子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应该是完好无损的,身体的每一部分既不缺少,也不毁坏,这才可以称得上孝。”
先秦孔子及其弟子《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