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竹窗随笔全文及译文

竹窗随笔全文及译文

竹窗随笔全文及译文

原文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我何人斯。自绝佳会。不得已。如董萝石谒新建故事。许之。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

译文吴江流庆庵的能公号无为,他的年龄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年少之时云游到苏州太湖一带,曾经和他一起同堂坐禅。等到后来我住持云栖寺的时候,他前来我这里受戒,请求做我的记名弟子。我婉言谢绝没有答应,他非常坚持的请求说“从前普贤、普慧二位大菩萨还要求加入庐山慧远大师创建的白莲社(自远公大师结莲社以来,后来一直到现在的一些祖师,没有不按照这个方法,自己实行度化他人,广度一切众生的。长芦的赜禅师,结莲华胜会,普劝道俗,念佛往生,感的普贤普慧二菩萨梦中求入胜会,于是以二菩萨为会首。)我是什么人物啊,自己断绝这个好机会”我实在不得已,只好效仿“董萝石拜王阳明为师(董沄字复宗,号萝石,嘉靖辛丑进士。历知安义、汉阳二县,与大吏不合而归,68岁时听了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的讲学以后,大为佩服,于是拜王阳明为师,并改号为从吾道人。)。”的故事,答应了他的请求。以无为能公的贤明来屈就我这个愚人,有古人的修养,忠厚、平和、沉稳、度量大、与世无争的作风,因此记录下来,可以劝勉以后要学习的学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