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年李白经历了什么
李白来得不是时候,此时离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爆发)只差3年,据史书中称,安禄山已为此做了多年准备。
这年3月,安禄山发20万兵击契丹,未能成功,引起朝中要员们的猜疑。《新唐书·杨国忠传》载“安禄山方有宠,总重兵于边,偃蹇不奉法,帝护之,下莫敢言。国忠知终不出己下,又恃内援,独暴发反状,帝疑以位相媢(音如帽,意为嫉妒),不之信。”
对于这场战争,李白在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似有影射,如“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在诗的后半部,李白写下“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这被认为是最早揭出安禄山野心的诗句。
在去幽州前,李白曾给朋友写了一首《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与前诗对读,显得意味深长,其最后几句是“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可见,李白事先已将幽州视为“虎穴”。有学者推测,李白此行可能带有特殊任务。此时他已51岁,被“赐金还山”9年,长期寓居金陵。派他去幽州刺探消息,不会引起安禄山的猜疑。此外,李白名满天下,安禄山亦有意延揽,正可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