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举道而不轻文韩愈

举道而不轻文韩愈

举道而不轻文韩愈

″举道而不轻文\"是苏轼韩愈观。

苏轼的韩愈观重“道”而不轻“文”,因此他在充分褒扬韩愈道德文章之同时,又对韩愈强调道统而走向极端、偏废文章的缺陷提出批评甚至讥刺。

意思是他欣赏韩愈\"道\"的观点,但同时也认为\"文\"也很重要。

苏轼对韩愈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的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说道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苏轼在这里所持之态度,与北宋初的石介以及欧阳修等人是一致的。苏轼的这篇评韩碑文在唐宋以后众多评论韩愈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

然而,苏轼毕竟不是一个道学家,他的韩愈观重“道”而不轻“文”,因此他在充分褒扬韩愈道德文章之同时,又对韩愈强调道统而走向极端、偏废文章的缺陷提出批评甚至讥刺,他在《韩愈论》中说“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其为论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而拒杨、墨、佛、老甚严。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