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原子半径大小如何判断

原子半径大小如何判断

原子半径大小如何判断

原子半径的判断主要根据元素周期表的递变规律判断。

那么一般判断的是主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半径依次增大;除稀有气体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离子半径的比较对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如Cl-半径大于K-。

在同一个族里,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一般是增大的,因为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所以,原子半径增大。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的变化情况很不一样。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半径毫无例外地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但是在副族里,下面两个属于第五和第六周期的元素,如Zr与Hf,Nb与Ta、Mo与W,它们的原子半径非常接近,这主要是由于镧系收缩的结果。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从La到Lu,原子半径缩小的现象。在短周期(第二和第三周期)里,由左至右原子半径都是逐渐减小的,这是因为短周期中每一元素增加的最后1个电子都是排在最外电子层上,每增加1个电子,核中增加1个正电荷。正电荷增强,倾向于使原子半径缩小,但最外层电子数增加,增加了电子的互相排斥,倾向于使原子半径增大。两者互相斗争的结果,核电荷增大起了主要作用,所以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是,在各周期的最后一族元素(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比它前一族的相应元素(卤素)的原子半径大。这是因为稀有气体原子半径不是共价半径,而是范德华半径。稀有气体原子之间只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所以原子间距离大,测出的原子半径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