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英国洛克设计的教育体系
洛克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这和他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这种观点,洛克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而不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教育漫话》(《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教育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幸福与繁荣。
洛克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所谓绅士,就是一种有德性、有学问、有能力、有礼貌的人。这种人正是刚刚执政的英国资产阶级理想中的人。他们具有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言谈举止符合上流社会的要求,意志坚定,体格强壮,是一种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洛克坚信,绅士教育目的的实现不能依靠学校,必须在家里进行,由父母或家庭教师亲自实施。这是因为当时学校只重视古典知识的教学,忽视实际知识的学习,儿童在学校不仅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反而会染上社会上的种种恶习。所以,洛克主张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聘请优秀的导师,对儿童进行个别教育。“导师较之学校里的任何人必定更能使他的儿子举止优雅、思想坚定,同时又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合适的,而且学习也更容易,成熟也更迅速。”洛克《教育漫话》,第70页。这种观点一方面符合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暴露了洛克轻视学校教育而重视家庭教育的保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