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到底原名叫什么
恒娥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又名恒我、恒娥、姮娥、常娥、素娥,羿之妻,因偷吃了不死药而飞升至月宫。
嫦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商朝卦书 《归藏》。而嫦娥奔月的完整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汉《淮南子·览冥训》。
东汉时期,嫦娥与羿的夫妻关系确立,而嫦娥在进入月宫后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回归为女儿身。
历史渊源
商朝卦书 《归藏》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最原始版本,然而《归藏》失传已久,仅存秦简《归藏·归妹》两支残简。上面记载“昔者恒我窃毋死之(缺失)奔月,而攴占(缺失)”。
恒我即嫦娥原名。萧统在《昭明文选》中两度引用 《归藏》为“嫦娥奔月”作注,分别是 《祭颜光禄文》中的“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为月精”(嫦娥服用西王母的长生不老神药后,飞奔月宫,羽化月仙)及 《月赋》中的“昔嫦娥以不死药奔月”(嫦娥服用长生不老神药后飞奔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