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耳,典故名,典出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许由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后遂以“洗耳、许由洗耳”等表示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外。
许由结志养性,优游山林,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临水洗耳;樊坚或巢父更以许由洗耳的水为秽浊,不愿让牛在其下游饮水。后遂以“许由洗耳、巢由洗耳、巢父洗耳、洗耳”等表示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外;用“巢由耳”称不能容受尘俗的身心;用“洗耳翁、洗耳高人”等指超脱尘俗、不问世事的人;用“幸可饮牛”指未受污染或污染未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