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为什么是一种实践精神
因为道德是对于与统一的。道德可以是一个幻想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际载体。
但在社会上,道德还需要实践。一个理论为根基他的实现要实践来支持,这个是必然的我们可以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还有他的中国文化课里看到中国人所谓的道德是一种集体人格的体现,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里头也能够看到这个其实是很多人格的集成总体,道德的话其实是一个人性化的定义,是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对,理解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与后期的理学,加上儒家佛教道教,这些文化集萃到一起,再加上其他的各类的思想,诸子百家那集成的就是一个中国集体人格,道德只不过是蕴含在其中的一些微点。
儒学,道家佛学与儒家,佛教,道教,其实本质上是不同的。儒学与儒教,儒学强调是仁政,而儒教就有一种宗教思想的。
道家与道教,道家强调的是自然法则,而道教强调的反而是要打破这种自然规则。
佛学与佛教,佛学强调明身求净,而佛教无形间也是在约束着,它的宗教色彩非常明显,而如果一个东西有了宗教色彩,那么肯定与传统挂上钩,封建的东西,其中一定会有一些怪诞牛鬼蛇神一类。这就是他的矛盾点所在,而道德就是存在于这个大整体中的一个微小部分,所以它的存在虽然存在即合理,但是它也是对立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