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原卜传的武艺小传
卜传在各国修行后回到了故乡常陆,在最后要选继承人的时候,决定把三个儿子叫来考一考他们,首先,把木枕放在门帘上,第一个先叫了嫡子,嫡子使了一招“透视”,发现了木枕,取下了木枕坐到座位上。接着叫的是次子,次子开门时木枕掉了下来,他一跳闪开,手按刀柄后,恭敬地坐到座位上。
最后是第三子,他一撩开门帘,木枕就掉了下来,他拔刀一挥,把木枕砍作两段,然后坐了下来。卜传一见大怒,训斥道“见个枕头有这么大惊小怪的吗?”
由于嫡子的彦四郎表现得最沉着冷静,决定由他做继承人。卜传对他说
“父亲的绝技‘秘剑·一之太刀’全天下只传了一个人,那就是伊势的国司北畠具敎,你去让他教你。”
说完就去世了。也就是说彦四郎虽是长子,却始终未得父亲传授“秘剑·一之太刀”。于是他遵从父亲的遗言,出发前往伊势。但是,自己是长子却没学到的“秘剑·一之太刀”,去求别人教毕竟有些不好开口,开了口又怕具敎不肯教。于是他故意对国司说
“听说父亲大人把他的绝技‘秘剑·一之太刀’传给了你,我也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想看看和父亲传给我的有何不同。”
具敎听了后知道他是来偷学的,就把“秘剑·一之太刀”使给他看,彦四郎由此而学会了“秘剑·一之太刀”,只是偷学的毕竟只能学到了些皮毛,在具敎被害后这一绝技就未能流传下来。 卜传有一次在江州(近江,今滋贺县)矢走的渡口渡河时,同船有六七个人,其中有个看上去三十七八岁的壮汉,旁若无人地自夸武艺高强,仿佛已经天下无敌似的。卜传一开始装没听见,在那里打盹儿,后来终于听不下去了,对那壮汗说
“你看起来也是个高手,我从年轻时起也卖力地练了些剑术,但至今为止,从没想过怎样去赢,只是想怎样才不败。”那人听了问
“说得容易,那您练的是什么流的剑术啊?”
“哎,也说不上什么流派,只是个从为败于人的‘无手胜流’罢了。”
那人又问道
“既然是‘无手胜流’,那你腰里这两把剑是干什么用的?”
“心心相印的两把剑不是为了战胜敌人,而是为了砍掉自大的锋芒,斩断心头的恶念。”
那人听了说
“那我倒要和你比试比试,看看不用手你怎么赢?”
卜传说
“这样的话,我心里的剑虽是活人剑,但对手是恶人的时候就会变成杀人剑。”
那人听了后气急败坏地对船家说
“船家,你干吗不快点儿划船,我要上岸和他一决胜负。”
这时卜传悄悄地对同船的客人和船家使了个眼色,说道
“岸上人来人往的,肯定会招来很多看热闹的。那边辛崎再过去有个小岛,在那里我让你看看天下无双的‘无手胜流’,虽然我知道同船的客人们都各有要事,但是对不住了,把船划过去,也请大家看一看。”
说着不断地划船,一到了岛上那壮汉就忍不住拔出了三尺八寸的剑,跳上了岸。骂道
“老家伙,让我把你砍做两段,快上岸来。”
卜传听了说
“你先等一等,‘无手胜流’一定要心平气和才行。”
说着,撩起衣服,把腰里的两把剑交给船家,从船家手里接过木桨,站在船边,看这好像要往岛上跳似的,却见他用木桨在岸边一撑,把船划到水面上去了。上了岛的壮汉看见了跺着脚喊
“为什么你不上岸?”
卜传听了说
“我为什么要上去?不服气你游到这儿来,我给你指点指点,我的‘无手胜流’就是这样的。”说罢高声大笑。那壮汉悔恨交集,喊道“回来,回来。”卜传没理他,船行到离岸一丁(大约109米)左右后,卜传打开扇子,边招手边说
“这一招你一定很佩服吧,喜欢的话我再教你一遍,再会。”
说罢去了山田村。
冢原卜传没有像前原筑前那么奇特,但他巡回各国修行剑术时,带着三头大鹰,牵着三匹乘换的马,还有八十人左右的随从。这样子的修行,不得不让人们从多方面来尊敬他。卜传可以说是真正的剑术高手。
山本勘助或者是浪合备前都有过一人持剑对敌二百余人,斩二三十人而全身而退的经历。
小幡上总守把剑术分为三种,第一种称为会剑术的,就好比最初的前原筑前。第二种是像冢原卜传这样的可称为剑术者,是名人。第三种是山本勘助、浪合备前的这样称为剑术仁,意思是说在剑术上既不是高手,也不是名人,但他们的随机应变的本事让他们立下了比名人更大的功劳。
据说卜传把一柄剑分为一之力(天时),一之技(地利),一之位(人合)三个部分作为极位,只有持剑立于天地之间融合天时地利人合之气的剑者才能不败! 卜传在武州川越和下总(今千叶县一部)的野太刀名人梶原长门真剑较量过,这长门用一把刃长三尺八九寸的长刀,不仅轻易地砍下了飞燕、鸭子,而且做多次的切笼、转打。事先指明对手的左手、右手、头部然后干净利落地砍下来,让人看得毛骨悚然。在当时被认定是具有剑圣资格的人物。徒弟们听说比武之后非常但心,不光是因为长门是闻名天下的高手,更因为他用的刀实在是太长,便劝卜传放弃,卜传斥责说
“无知的家伙们”
“有一种叫伯劳的鸟,是能追着比自己大四五倍的鸠到处乱飞的猛鸟,但碰到另一种还没有鸠一半大的鸟时,就逃到树上躲起来。长门此人虽然武技极强,但还只是没遇到比他自己更强的人。我虽然不怎么用长刀,但剑术道理都是一样的,野太刀本来就是用来砍比剑更远的地方的武器,刀刃不长就没多大作用了。三尺的剑还用不好,用四尺左右的长刀砍落六尺以外人的左右手两次,对方不是鸟兽,就是根本不会武术的人。就算被九尺一丈的长枪扎穿了,我的剑也能刺中对方,像长门这样的长刀是无法击败我的。”
就这样卜传佩了一把二尺八九寸的剑去了比武地点。
梶原长门也带着他的长刀来了,两人离开折椅,相互走进的一瞬间,长门在长刀离卜传头顶还剩一尺左右的时候就被卜传一刀砍死了。
卜传不光有许多亲传弟子,在各国还有很多挂名弟子追随左右,稍微去个什么地方,也有带着鹰的,牵着马的,不晓得的,还以为是哪国的大名(官名,意为诸侯)来了。
卜传继承了父亲和祖父所学, 有一次卜传接受了一个剑术高手的挑战,于是问门下的弟子这次的对手以往用木剑比试时几次取胜的情形。
“是这样的,拉开架式时是不是左手拿刀,一到决胜负时或左或右,一定是用单手取胜。”
卜传听了后,不知为什么派人送信给对手,
“左手持刀用单手决胜负就算赢了也是卑劣手段,所以和你没什么好比的。”
派人送了十次信,对方也回了十次信。说道
“你觉得左手持刀用单手决胜负不光彩,就只能说不愿和我决站的你输了。”
但是,卜传没理这套参加了比试,说道
“看着吧,我赢定了。”
比试一开始就一刀砍中了对手从额头到鼻子、到嘴而取胜。 卜传曾独传北畠权中纳言具教“一之太刀”
一日,冢原问具教“对敌者,所执为何?剑之所向为何?”
具教答“执剑,斩人”
冢原与具教真剑试合数,败之。又令具教执剑而攻,徒手下其剑,复问之“对敌者,所执为何?剑之所向为何?”
具教长思而答“执心当心,挥剑活人”
冢原遂传其“一之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