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白圭治水是什么意思

白圭治水是什么意思

白圭治水是什么意思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大意是这样的,白圭说“我治水的本领比禹还要强呢。”孟子说“您错了。大禹治水是顺应水的本性进行疏导,所以大禹把四海作为水的去处。而您现在却把邻国当作排水的大水沟。水倒流叫洚水,洚水就是洪水,凡是有仁爱之心的人都讨厌的。所以您错了。”

联想到我们工作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觉得这句话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人生在世,唯独自己是最受自己关注的心情、成就、荣誉、以及与他人的和谐,无不是先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真实地渴望被人理解。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推己及人。本身推己及人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往往动机不纯或技巧不当,导致“己所不欲而施予人”。

顺着人的本性和行为习惯、内心欲望进行疏导效果当然更好,不仅赢得尊敬,还能扬人所长,但是难的是知道了疏导之后如果对方站到了对立面或者成就了比自己更高的事业或威信,是否还去这样做?这正如小草在树开始发芽的时候,是选择排挤掉这棵树还是选择为树芽护荫。前一种方式可以为自己挣得天地赢取绿洲,但实际上是害人利己;后一种方式是仁爱之心,最后终被大树的阴影所覆盖而导致灭亡。

所以说疏导要针对不同的人,有的要积极去扶助,有的要消极地去视而不见,这些都是出于人的本性,但是原则是不能“以邻国为壑”。而积极与消极的取舍,关键的还在于个人的判断和他所处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