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官是什么地方
兵官就是总兵官。
总兵作为官职出现,始于元朝,在元朝时,总兵官职权极大。
明朝洪武年间,总兵官只是一个临时差遣,有战事的时候,将领领命带印出征,战事完毕就要奉印还朝,将领回归五军都督府任职,士兵回归卫所。例如“命左都督杨文佩征虏前将军印,右都督韩观副之”、“令曹国公李景隆等俱还京师,宋国公冯胜俊冬以军校分隶各卫,
亲持总兵官印赴京,留颖国公傅友德等提调军马”。在洪武年间参将一职已经出现,而游击到永乐年间才出现。
明朝的总兵官的品级是几品?
明代荡寇将军印
明初时,地方上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并立,地方僵化,军权系于都指挥使一身。明朝廷开始设置镇守总兵官一职。
明朝的总兵官的品级是几品?
地方三司
镇守总兵官作为明朝存在最长的总兵官出现在永乐至洪熙年间年间,如郑亨镇宣府,宋晟镇甘肃,陈瑄镇淮安。至宣德年间,随着参将、游击等官职的增设,总兵官体系开始完善。此时,都指挥使的职权开始让渡于镇守总兵官。
明初时,镇守总兵官的职权极重,以明朝宣府总兵谭广为例,他不仅有节制都指挥使司的权利,还有修建城堡、惩处官员、改善装备、屯田、修建寺庙、发展文教等职权,尽管此时已经有宦官、巡抚制衡,但还不影响总兵的地位。
谭广十四岁时入行伍,隶属燕王府麾下。靖难之役时,随燕王朱棣南下,以孤军坚守保定四十余日。永乐九年(1411年),指挥营建北京城。后掌神机营,并随朱棣北征鞑靼。明仁宗至明英宗初年,谭广镇守宣府长达二十年,修屯堡、严守备、增驿传,安抚士卒有恩,使边境安谧。
总兵官的品级
按照《明史》职官志的记载“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游击将 军、守 备、把总、无
品级、无定员。”但为什么总兵官职权那么大呢?实际上,总兵官都以公侯伯或者都督充任,造成总兵官的官职压过地方官员的现象。
随着土木之变,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右都督、都督佥事等官成为了总兵官、参将等官职的阶官,就像勋阶一样。假设你原本的官职是左都督,皇帝派你外出镇压起义或者镇守某地,那么你的品级为正一品,如果你本身有爵位在身,那就是超品,如果你本身是都督佥事,那么你的官职就是从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