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必要签诚信协议吗
教育部日前在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会议上提出,从明年开始,凡是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要签订一份“考试诚实守信协议书”,只有签订了这份协议书才能参加考试。
据了解,这样做是为了杜绝高考作弊。2004年高考前,教育部还将颁布三个有关考试的专项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规则》,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考试规则和警示教育。诚信协议引发诸多争议 消息一经传出,社会各界对诚信协议的效果普遍持怀疑态度。典型的观点是对于那些讲诚信的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不会作弊,用不着签什么协议;但是对于少数不讲诚信的学生来说,因为成绩不好,或者有亲朋协同,诚信协议又能有多大约束力?只要《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能真正落到实处,为诚信签字画押的“仪式”,根本就是多此一举,而且可能会让部分考生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更有法学界人士对高考诚信协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国家允许具备条件的考生参加高考是一种行政许可,按照今年7月1日将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教育部随意增加许可条件的做法是否合法?此外,从法律上来说,协议只有双方协商一致才能签订。而高考“诚信协议”的签订对考生来说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如果不签订就不能参加高考。这种强制签订的“诚信协议”又能有多少“诚信”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