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朝代都有太宗皇帝
因为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
“太宗”是一种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从唐朝以后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如果王朝帝系发生变化,则其庙号为“世祖”或“世宗”。但是这并不是成例,也并不是通例。
以太宗为庙号的君主
中国
商太宗(太甲) 商朝第4任王
汉太宗孝文帝(刘恒、在位纪元前180年 - 纪元前157年) 汉朝第5任皇帝
晋太宗简文帝(司马昱、在位371年 - 372年)晋朝(两晋)第12任皇帝
成太宗武帝(李雄、在位304年 - 334年) 成汉开国皇帝
赵太宗孝帝 (石寇觅,石虎父,追封)
秦太宗高帝 (苻登、在位386年 - 394年) 前秦第5任皇帝
凉太宗成王 (张茂、在位320年 - 324年) 前凉第2任君主
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在位465年 - 472年) 刘宋第7任皇帝
南朝梁太宗简文帝(萧纲、在位549年 - 551年) 南梁第2任皇帝
北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在位409年 - 423年) 北魏第2任皇帝
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在位626年 - 649年) 唐朝第2任皇帝
闽太宗景帝(王延钧、在位926年 - 935年)闽国开国皇帝
南诏太宗威成王(盛逻皮、在位712年 - 728年)皮逻阁之父,追封
大理太宗文成帝(段思良、在位944年 - 952年)大理第3任皇帝
宋太宗(赵匡义、在位976年 - 997年) 宋朝第2任皇帝
西夏太宗(李德明、在位
1004年 - 1032年)李元昊之父,追封
辽太宗(尧骨、耶律德光、在位926年 - 947年) 辽朝第2任皇帝
金太宗(吴乞买、完颜晟、在位
1123年 - 1135年) 金朝第2任皇帝
元太宗(窝阔台、在位
1229年 - 1241年) 蒙古汗国第2任大汗,追封
明太宗(朱棣、在位
1402年 - 1424年) 就是明成祖永乐帝的最初庙号。 明朝第3任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在位
1626年 - 1643年) 清朝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