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单懋歉是襄阳人吗
清史 列传一百七十七单懋谦传 单懋谦,字地山,湖北襄阳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
入直南书房。十九年,大考二等,以赞善升用。寻授司业,迁洗马。二十年,督广
东学政,历侍读、庶子。以病归,父丧服阕,请终母养。咸丰三年,粤匪扰湖北,
懋谦方居母忧,命在籍治团练。六年,回京,仍直南书房,补原官。七年,督江西
学政,历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均留学政任。十一年,巡抚毓
科、布政使庆廉为言官论劾,命懋谦按之,疏言“毓科非应变之才,适当贼扰,
省防尤重。本境兵勇不敷调遣,办理未能悉合机宜。现虽全境肃清,善后急宜妥办,
筹备浙防,接济皖饷,大局攸关,恐未能措理裕如。庆廉现未到任,无事迹可考,未敢妄陈。”疏入,报闻。任满,回京,充实录馆副总裁。同治二年,调吏部,擢左都御史。三年,偕大学士瑞常等进讲治平宝鉴,授工部尚书。
四年,命赴盛京偕侍郎志和等承修太庙、昭陵工程。时奉天马贼猖獗,命懋谦
就近查察,劾将军玉明、府尹德椿,下部议处。回京,疏陈马贼难防,请筹兵饷出
边会剿,以弭盗源。又请饬奉天所属各州县查勘市镇乡村应修堡寨之处,劝民作速
兴筑,择录嘉庆年间龚景瀚所著坚壁清野议刊发各州县,令遵照团练守御之法,量
为办理。疏入,均得旨议行。六年,管户部三库事务。七年,调吏部。十年,管国
子监事务。十一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寻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十三
年,因久病请解职回籍,允之。光绪五年,卒於家,诏依例赐恤,有“学问优长,
持躬端谨”之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
论曰自咸丰初军事起,四郊多垒,庙堂旰食。京师举办团防,阁部重臣领之,
贾桢、周祖培、朱凤标皆预其事。其时用人犹循旧格,揆席多由资进。至穆宗践阼,
底定东南,汉阁臣多取勋望,六官中大拜者鲜,惟单懋谦独由正卿入阁,时以为荣
遇焉。
襄阳大学士自比癞蛤蟆夏天慢慢临近,蚊虫渐多,而其天敌青蛙和蟾蜍也开始在田间唱歌了。提起蟾蜍,倒想起一个人,古今中外,愿将自己比作蟾蜍的,恐怕就他一人了。单懋谦(1802-1876),字仲亨,襄阳人,道光十二年参加由皇帝命题的大考,榜列二等,历任广东学政、侍读、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等职。单懋谦为官清廉,常常微服私访,正本清源。曾有一次,他扮成一个专卖笔墨的老者来到一家乡村私塾。与先生闲聊之间,恰逢有人宴请先生。来人以为单懋谦是先生的客人,便邀其同往。单懋谦觉得这也是个明察暗访的机会,便随先生去了。席间有一富豪见单懋谦其貌不扬,一身布衣十分土气,觉得不配与自己同席共宴,便想刁难一下他。“老先生笔墨生涯,来个以诗会友如何?”单懋谦早看出这人浅薄,便让他出个题,看他能有啥能耐,那人手指墙上一幅《春意图》说“此图即题!”那图上,一棵大树落满天鹅,树下卧着一只癞蛤蟆。言下之意是你一个土里巴叽的穷老头,就像一只癞蛤蟆,怎么也想来吃天鹅肉?富豪一脸鄙夷,一脸得意。单懋谦不愧为文渊阁的大学士,他反其意而吟之暂借大树乘凉阴,扬眉吐气似虎形。盛夏时节哇哇叫,哪个蚊虫敢作声?富豪听罢,一脸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