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李鸿章祖籍哪里

李鸿章祖籍哪里

李鸿章祖籍哪里

合肥市瑶海区

李鸿章于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日(1823年2月15日)[93]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是县学优廪生李文安与其妻李氏之子。谱名章铜。因在兄弟姐妹八人中排行老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鸿章中秀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李文安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李鸿章遵父命北上,并作《入都》诗十首,以抒发胸怀,其中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的宏愿。入京后,李鸿章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鸿章应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93]房师为瑞安人孙锵鸣。同年,与周氏完婚。

清人绘青年李鸿章坐姿像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李鸿章入京会试,但不幸落榜。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李鸿章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93],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李鸿章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殿试列二甲第三十六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2]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朝廷“引见丁未科散馆人员”,李鸿章被改授为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