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闻两字出自论语哪句论语
景出自论语的第十二篇《颜渊篇》。
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徹乎?”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齐国的国君。
粟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闻出自《论语》颜渊第20节。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