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质的意思
质”是形声字。从贝,斦( zhì)声。 从贝,与财富有关。
1、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2、通“诘”( jié)。问;诘问 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
3、双方对质,验证 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礼记·曲礼上》
4、评断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礼记·王制》
5、抵押品;人质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6、盟约 黄池之役,先主与 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7、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并质共剂。——《后汉书》
8、 箭靶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9、素质;本质;禀性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
10、形体 骈门裸质。——《南齐书》
11、物质;事物 气形光声,无逃质理。——《物理小识》
12、质地、底子 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13、通“锧”。砧板,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4、 通“贽”。信物;见面礼 臣委质于狄之鼓。——《国语·晋语九》
15、对象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左传·徐无鬼》
16、朴实、朴素 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韩非子·难言》
17、信实;诚信 楚子闻 蛮子之乱也,与 蛮子之无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