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1]。最早见于甲骨文[2]。本义是指鸟类鸣叫,后来引申为一般的鸣响,又用作人名或者地名。
鸣不平 【míngbùpíng 】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抗议。
公开为腐朽没落阶级鸣不平的人还有,但罕见。
鸣笛 【míngdí 】吹出或好像吹出笛声
火车鸣笛以便穿过 。1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