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湘湖的诗
李白与湘湖已有了难得的缘分,李白与湘湖的不解之缘,还有是,湘湖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李白写了多首与湘湖有关的诗。
浙东唐诗之路指的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条山水人文旅游线路。古人自钱塘江由浙东运河入绍兴古镜湖,而后由曹娥江至剡溪,再溯源至石梁而登天台山,这是贯穿于浙江东部的一条古道,在《全唐诗》收录的两千多个诗人中,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四百多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
湘湖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李白也写了多首有关湘湖的诗,如有《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西施》《横江词》等等。
李白的题为《送友人寻越中山水》的诗写到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越王台,位于湘湖北岸的城山之巅,是春秋时越王句践屯兵抗吴的军事城堡遗址。
李白题为《西施》的诗写到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句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不只是容颜美丽,而且以身许国,为沼吴复越作出了贡献,历来为人们所赞美。李白用“扬蛾入吴关”来赞扬她。
“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钱塘江潮水奔腾澎湃,成为天下奇观,庄子说“浙河之水,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势。”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杭城观潮时节,朝廷还要检阅水师,郡守用牲醴祭奠潮神,于是倾城看潮,士女云集,江干一带搭满了彩棚看台,“十余里间,地无寸隙”,南岸的西兴一带,也搭起彩幕,把江面映照得如同铺锦。钱塘观潮的风气,汉魏六朝已经很兴盛,到了唐宋,诗人吟咏不绝,唐代诗人赵嘏《钱唐》诗里说“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形容钱塘江潮水的声势,十分传神。湘湖边的西陵就是观潮胜地,“西陵观潮”是萧山八景之一。
历代诗人咏潮遣兴之作也自然不少,而李白题为《横江词》的诗里写到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石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