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有关蚊子的古诗文
关于这个问题,古代诗文中关于蚊子的作品颇为丰富,以下为部分范例
1. 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银瓶乍咽喉,丝管初发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遂欲流融化。胡为乎遭时鲠滞?愿为西南风。长逝滋余腹,回肠已断绝。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其中“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遂欲流融化”就是形容蚊子嗡嗡作响的声音。
2.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的“离离”一词据说就是形容蚊子嗡嗡飞舞的声音。
3. 唐代韩愈《春日》中有“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深情怕说出。思量久,想梦长,叹息缘情断。何似在人愁坐,听取琴声暗里萧。”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的“风住”也被解释为蚊子的嗡嗡声停止了。
4. 唐代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有“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其中“珠帘暮卷西山雨”中的“珠帘”也被解释为蚊帐。
5. 宋代苏轼《东篱乐府》中有“时和年丰,蚊蚋滋起。昼伏夜出,人不得寝。”
其中“蚊蚋”即指蚊子。
总的来说,古代诗文中对蚊子的描写多半是从声音、数量、骚扰等方面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