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的大儿子太子李建成和二儿子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位争夺。他们两个跟随李渊晋阳起兵以来,李建成协助李渊掌握中枢,李世民领兵在外开疆拓土,里应外合,各有功勋。

随着大唐王朝逐渐扫清了政敌,巩固了国家政权地位,李世民的功劳也越来越大,李渊对他的封赏越来越高,直至加封他为秦王,允许李世民的府为天策府,有文武官员,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而李唐的天下,大多是李世民的手下将领打拼出来的,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他手下的将领大多在心里只认李世民,而不认朝廷。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秦王打天下,而不是为李渊打天下。

处于这种心里想法,李世民的手下看到李渊立了李建成为太子,而不是李世民。这样他们就不免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认为将来李建成若当了皇帝,他们肯定会靠边站,享受不到荣华富贵。那么,他们拼命建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世民的手下人,或明或暗都会提醒李世民要想尽办法争取储君的地位。当然,李世民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与手下的人有同样的想法。李世民认为,他和大哥李建成跟随父亲开创大唐王朝,李建成只是跟在李渊身边,管理内部事务,统筹后勤保障工作,并没有他领兵在外的功劳大。而李渊只是因为李建成是长子的原因,立了他为太子,这对于他来说并不公平。所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是对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的不满,他认为在开创大唐王朝的基业上,自己的功劳比大哥李建成大,太子应该是他才对,而不是以长幼顺序来安排。

二、李世民如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会是什么结果。

任何时代,权利的诱惑力永远是最大的,而皇权的诱惑则是最中之最。李渊自晋阳起兵以来,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个人年龄相差不大,综合素质都非常之高,应该说开始就有了竞争太子之位的心里准备。李建成作为长子,李渊安排他镇守中枢,和他一起总管机要,这种安排并没有错误,属于正常的战略考虑。而他把李世民放在外面领兵打仗,实行内外兼顾,也是出于安全目的。

可是,李渊对李世民的重用,太过单纯,而不知道也经常让李建成带兵出去,培养势力,进而达到他和李世民的势力均衡。在李建成的心里,他一直在内部管理,看到李世民在外面东拼西杀,势力不断壮大,他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

李建成担心总有一天,李世民的势力强大到一定的地步,可以挑战他太子之位的时候,也就是他让位之时。出于对权力的本能保护和占有,李建成就会处处防范李世民,禁止他做大。而李渊的三儿子齐王李元吉,恰恰是一个善于逢迎拍马、讨好李建成的人,他也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断地撺掇李建成要防范和打击李世民,不能让李世民影响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在此情况之下,李建成不想谋害李世民,而李元吉都会用各种手段来制造机会,从而引发两个人自己的冲突。可以说,即使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在李元吉的介入下,李世民也一定会遭到致命打击。

面对权力的诱惑和生命的威胁,李世民别无选择,只有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