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人君子。
释义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
《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典故
指正直有道德的人。《新唐书.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惎,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明史.邹智传》“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以谏官为耳目,以正人君子为腹心。”
《儒林外史》一四回“像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也用于对伪善者的讽刺。
用法搭配
运用
作主语、宾语;用于讽刺人
例句
有些人表面上看上去是个正人君子,背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的勾当。